中国商飞把"十个紧盯"作为监督硬措施
摘要提示:相关部门提醒,预防蚊媒传染病关键是要做到“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前往流行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3日电(黄艳梅 李心语)近期,高温、多雨气候持续侵袭,肠道传染病、蚊媒传染病等进入流行季。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重点传染病等健康风险分析以及广西应对当前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有关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广西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目前受汛期及高温天气双重影响,蚊虫进入繁殖高峰期,且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暑期跨省、跨境旅游人数增加,预计蚊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
广西正值蚊媒活跃期,叠加暑期旅游旺季影响,人员流动显著增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因国内和国外输入病例引起本地续发传播的风险较高。相关部门提醒,预防蚊媒传染病关键是要做到“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前往流行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广西相关部门提醒,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洪涝灾害发生后食品和饮水安全保障难度加大,灾区人群接触疫水及变质食物的风险上升,需要防范因水源污染引发的伤寒、甲肝,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同时还要防范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自身健康防护要做好“三管一灭”:管好水源,喝烧开过的水;管好食物,不吃水淹、变质食品;管好粪便,避免污染环境;清除积水、堵塞鼠洞,消灭蚊子、苍蝇、蟑螂、老鼠。
此外,夏季高温、高湿,给微生物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食品更容易受到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污染,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在制作食物过程中应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即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误食有毒植物、毒蘑菇的风险升高,对不认识的野菜、野果和野生蘑菇应做到不采、不买、不吃。
据悉,为科学有效应对当前流行传染病及高温等健康风险,广西重点推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二是强化技术培训与应急处置;三是提升跨境传染病防控效能;四是筑牢防暑防汛“安全堤”;五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广西疾控部门呼吁,各单位扛起传染病防治的责任,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工作,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做好个人防护,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用实际行动守护共同的健康。(完)